摸清“脾气”,顾护有道
此“脾气”非彼脾气,乃脾胃之气。
【资料图】
中医认为,脾为阴土,胃为阳土,胃中津液与脾阳互相配合,才能促进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。
顾护脾胃之气,应顺应天地四时,才是调养之要道。
脾胃虚弱表现
脾胃位属中焦枢机,起承上启下之用,又为后天之本、气血生化之源。慢性虚损性疾患或亚健康状态,基本都与脾胃功能虚弱有关。
有代表性的脾胃虚弱表现主要是以下几类:
精神倦怠、四肢乏力
过度思虑伤及脾胃,会导致脾阳不振;胃中津液亏虚,就会表现为湿浊、痰湿、痰热,甚至瘀血阻滞中焦,可见乏力倦怠、无精打采,哪怕经过充足休息后,仍然有较强的疲劳感。
湿热内阻
由于工作生活节奏加快、压力增加,不少人出现口干、口苦、口黏、口臭,可以同时并存,常伴有大便溏薄或黏滞不畅,吃油腻或生冷食物后会出现泄泻等。
很多人误以为这是肠胃功能不好,其实不然。此类症状根本原因在于胃中津液亏虚、脾阳不振。此时只需益胃生津、温通脾阳、通便祛湿同用,即可迅速解除机体内的湿热之状。
胃脘不适
病位虽在胃,但脾胃相为表里,仍需胃脾同调。若胃中积滞,则出现痞满甚至胀痛、嗳气(俗称“打饱嗝”)、反酸等症状,病因主要为情志不调、饮食不节、气候变化,可通过调节情志和饮食达到痊愈目的。
健脾妙招
健脾养脾,主要是促进脾胃功能,帮助后天气血化生,从而润养全身,统摄气血,减少过度思虑。
饮食宜“软淡温润”
软、淡、润饮食,可帮助保护和恢复胃中津液;
温,主要指温度,以及性温润而非温燥之品,饮食入口要有一定的温度且非寒凉之物,可减少对脾阳的消耗。
而高油、高糖、高盐、高蛋白等饮食习惯,容易过度消耗人体津液,导致阴虚燥热。
养肝即为养脾
肝血充足则疏泄正常,可促进脾胃升降运化。因此,此时养血柔肝即可健脾。
少吃辛辣刺激之品,如大蒜、洋葱、韭菜、香椿之类辛香物,容易伤津,诱发内燥夹湿。
增加徒步、骑行、游园等有观赏性、亲近自然的活动,可怡情养性,疏肝健脾。
芳香可助健脾
现下百花盛开,家中可摆放一两盆有淡淡自然清香的花卉,如香雪兰、茉莉花等,借助芳香疗法,嗅之调畅情志,促进脾胃动力,增强脾胃功能。
不建议泡饮花茶,如玫瑰、茉莉等甘温之品,若经炒制或烘制,性偏温燥,非但不能健脾,反增内燥。
三点养护提示
乏力倦怠者,要避免靠喝咖啡提神,以免形成心理依赖。
湿热体质者,建议将益胃生津作为基础调养之道,可选择石斛、桑叶、芦根、麦冬、苦丁茶等,每日代茶饮,逐渐调整体内环境。
有胃病者,需注意忌口,忌酸、辣、冷、甜等可刺激胃酸大量分泌的食物;时常胃中嘈杂者,尤其要戒糖、烟、酒、咖啡,以免造成胃食管反流,引发食道病变。
此外,需要调畅情志,适当运动,早睡早起,规律生活。
资料:上海健康科普资源库
编辑:李冰倩
责编:颜文彬
*转载请注明来源于“上海长宁”
上观号作者:上海长宁
Copyright © 2015-2022 青年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20 联系邮箱:39 60 291 4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