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光明日报记者 刘 勇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青坡
科研奔着需求去,创新瞄着发展来。作为共和国“兵工七子”之一,沈阳理工大学自建校之初,就担当起为新中国培养急需兵工人才的使命。
“祖国需要就是我们科研目标。75年来,学校聚焦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,做强、做大优势领域,成为辽宁省首批‘高等学校科技成果(知识产权)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’,参加并获批辽宁省实质性产学研联盟21家。”沈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宁先圣说。
走进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医工融合装备制造协同创新实验室,中药的清香扑鼻而来。实验室内,结构精巧的机械设备与各式各样的药材令人诧异,原来的机械实验室怎么研究起中草药?“中草药是块‘宝’,可千百年来始终有‘是药三分毒’的说法。要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就要用好‘医工结合’这把‘金钥匙’。”实验室负责人张辽远教授手里拿着一块肉桂介绍,人们常认为,肉桂只是做菜的调味品,却不知道它也是中药。最难的是提取肉桂中仅占万分之一的微量成分“肉桂醇”,用它的强杀菌作用做成消毒液,为师生们撑起防疫“保护伞”。
“微量元素顾名思义,在植物中占比很低,找到尚且不易,批量提取更是艰难。”张辽远坦言,鉴别成分时,温度和湿度一丝一毫的变化都会对结果产生极大影响。科研团队专门研发出高精度的传感器,将提取精度缩小至“毫克级”。并由此设计出生产线,批量稳定提取微量成分,使整个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三十倍。
向难题出发,抓住了现在,也赢得了未来。去年2月,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召开。赛场之外,1000多辆氢燃料电池车,30多个加氢站高效运行,使北京冬奥会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氢燃料电池车示范应用。而加氢站充氢的关键核心设备“绿氢隔膜压缩机”,全由沈阳理工大学巴鹏团队提供技术支持。
来之能用,用之放心。巴鹏的底气来源于25年来始终扎根企业生产一线搞科研。“压缩机不仅用于加氢站,还是石油化工的关键设备,此前一直受国外技术垄断。”巴鹏说,“想打破垄断就要变难题为课题,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’。”
“难题最多的地方,就是企业的生产现场。”巴鹏回忆,从1998年与沈阳远大压缩机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至今,他们几乎天天泡在车间和实验室里,解决材料、加工、装备运行各种问题,从零开始攻关设计,最终研发出中国第一台1500KN大推力活塞压缩机、第一台低温乙烯迷宫压缩机等多个首台(套)设备,解决了“卡脖子”难题。
“难题的最后一关是成果转化,这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。”在采访最后,沈阳理工大学校长冯永新对记者说,目前,学校正依托燃料加氢技术建设“产业技术研究院”,并与企业联合成立公司,落户沈阳浑南中俄科创园,促进辽宁成为国内领先的加氢站燃料电池充装设备生产制造基地。“预计到2025年,我们将培育10家相关企业,使制氢、氢气储运装备的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力争氢能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。”
《光明日报》(2023年08月11日 08版)
Copyright © 2015-2022 青年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20 联系邮箱:39 60 291 42@qq.com